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44 章(2 / 3)

你们都是心有千山万壑之人,岂容自己翻过一座山便止步不前“人入群山,山山不同,岭岭艰难,若想再爬更高山,便要耐得住下山时的迷惘,有万山围子皆在脚下的决心。“唯有如此,才是你征服了群山,而非群山困住了你。

三兄弟心思各有不同,

乔见山想起那日未破的棋局,终于晓得自己把自己当棋子,才会困在纵横黑线当中,他向祖父作揖道:“孙儿悟了。“三哥你悟什么了?”乔见川追问

乔见山不应

“小气。”乔见川抻抻腰,听闻远山有鹤鸣,叹道,“祖父说得对,高山闻鹤鸣,待我步步升高,便不用听课室里那些小鸟雀叽叽喳喳了他又问乔时为:“五弟,你悟了吗?

乔时为心中多了几分勇气和决心,笑应道:“橘子先我一步悟了。

”楹子?快说说。

各有所思,各有所获,乔守鹤的一次爬山,恰逢其时地吹散了孙儿们心头的阴霾

老爷子拍拍乔见山的肩膀,说道:“不要怪你的父亲,从县衙到京畿官府,他也在爬山,他不是不关照你们,他只是还没看到那么远。乔见山点点头。

看过了高山霜叶,回到国子监里,又闻桂花香

更高的一座“山”,很快出现在乔时为跟前

三年一科考,秋日解试在即,国子监内又躁动起来。

太学生们想要入官,有两条路可选,要么升入上舍,通过上舍试入官,要么参加科考,集英殿前听奏名。这成了权贵反击寒门的好时机。

真正的手段从不是亲自动手.....

这日,乔时为去三哥斋舍时,听到三哥与舍友李良青吵得很凶。

“入太学五载,我兢兢业业读书、写文章,三更睡下五更起,对得起‘勤学’二字。而今,我一未窃用他人文章,二未阻碍他人、残害他人,何至于到令山弟感到不齿?”李良青捶胸问道养见山已把自己的物件搬到一侧,离李良青远远的,冷言道:“你既把文章送了出去,又得了常识,还有人替你张罗换斋舍,难不成还要我把事情说了明明白白?"原来,趁着解试之际,不少京官大儒暗里放出消息,说愿意接受寒门行卷,如遇有学之士,必鼎力推荐,助其登榜。又以“学问不分高低贵贱,一切看学问”为幌子,自诩为高义大儒。

所谓行卷,温卷,便是把自己最好的文章呈送给大儒,以求推荐录用,增加中举机会。

真心为寒门考虑的人,仔细想想,便知基中猫腻一一天下无端岂会掉馅饼?无非是以利引诱,一点点瓦解寒门的意志,将他们击碎成散兵游勇。毕竟没经烈火烧过的陶胚,终究是十捏的菩萨,水一晒干就裂成碎片,

李良青便是上钧者之一

更令人可气的是,他们明知是钩,依旧趋之若鹜

“山弟去岁刚正之举,赛门者无不赞颂,我亦如此,佩服不己,也曾盼自己能为众人拾薪,燃一把火。”李良青说道,“可山弟知晓否,我为何总把斋舍收拾得一尘不边,不愿自己被褥有一丝褶皱?因为这是一介赛门子为数不多的尊严,只有这般,才能压住心里的斤斤计较,一目目告诉自己,即便住在最差的斋舍里,也能比他人过得干净体面.....我自欺欺人地‘体面’了五年。

说着说着,李良青怒气外溢,有些咬牙切齿,他道:“读书人谁不自诩松竹?谁愿意卑躬屈膝、点头哈腰?但不是谁生下来嘴里都含着金勺美,也不是谁都不在意每月多领少领几十钱.....我体谅他人之艰难,又有谁体谅我夜里去监书库当值,只为多挣几个纸墨钱?背井离乡赴京求学,此一来,于我而言只进不退。‘

李良青质问乔见山道:“如今机会摆在眼前,你记在肖主簿门下,自然可以不屑一顾,你有令人折服的才华,不愁无人举荐.....可我不能。”他指着门外,道,“太学馆里,那些夜里躲在湖边嚎啕大哭的,一年复一年苦等机会的学子们,他们亦不能.....十年熬灯,只有熬过的人,才晓得煎的不是灯油,而是青丝变白发,少年成暮年。

乔见山刚得祖父指点,心境清明,并未被李良青扰乱心绪,他正正直立,对道:“因一时之利,而断后人之路,这便是你们所学的道吗?永远臣服于权贵之下,寒门子便永远无翻身之时。李良青豪气应道:“谁能断言,待我等手有余力之时,就不能成为他人之火炬?总要有人先行一步,才有说话的余地。听明白缘由的乔时为,忍不住走进去,站在兄长身旁,应道:“谄上者必骄下。

又做了个请的手势,道:“道不同不相为谋。

一句话揭破了李良青的伪装,他永远不会为人举起火炬。

“谄上者?好一个‘谄”字,实在叫人羞愧难当。”李良青如魔怔了一般,越是得不到认同,越是疯魔,他狂笑道,“你可曾读史?你可知门阀世袭之时,科考入仕曾被人挖苦为‘獐头鼠目之子乃科场竞技以为官’?你又可知,国子学曾盛极一时,公卿子弟皆以入国子学为荣?当朝廷从太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