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柒夏锦年>游戏竞技>世界大案之人性的泯灭> 巴勃罗·埃斯科瓦尔“富可敌国”(1)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巴勃罗·埃斯科瓦尔“富可敌国”(1)(1 / 2)

1992 年 7 月 22 日,一个震惊世界的消息传来:哥伦比亚头号毒贩埃斯科瓦尔竟然越狱潜逃了!这个举动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

埃斯科瓦尔,这位臭名昭著的大毒枭,一直以来都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人物。他所掌控的毒品帝国规模庞大,其影响力甚至渗透到了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而此次越狱事件更是将他推到了风口浪尖之上。

人们不禁要问,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埃斯科瓦尔如此惧怕被引渡至美国受审呢?或许是因为他深知美国司法系统的严厉惩罚;亦或是他担心自己一旦落入美国警方手中,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无论如何,这一决定无疑显示出了他内心深处对于法律制裁的恐惧与逃避。

然而,现实却并未如埃斯科瓦尔所愿。尽管他成功地逃脱了监狱,但他也因此成为了全球通缉犯。各国政府纷纷展开行动,誓要将这位恶贯满盈的毒枭绳之以法。

巴勃罗·埃斯科瓦尔的名字,早已成为了毒品犯罪的代名词。他的故事充满了传奇色彩,但同时也给无数家庭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和灾难。如今,随着他的逃亡,这场追捕之战才刚刚拉开序幕……

许多人都认为,他所掌控的麦德林集团无疑是历史上最为成功、强大且令人畏惧的犯罪组织之一。与之相较之下,那些曾经声名显赫的其他帮派势力简直不值一提。比如说意大利黑手党吧,他们最多只能算是个小小的配角而已;而日本黑帮呢,则被视为一群胆小如鼠之辈;至于俄罗斯黑帮嘛,不过是些充当暴力执行者的打手罢了;最后再看看墨西哥黑帮,简直就是一群毫无章法的土包子流氓!

埃斯科瓦尔,他本是麦德林市的一位平凡市民。这座城市,乃哥伦比亚的第二大城市,位于安第斯山脉地区。因长期地方自治,致使这里的管理较为混乱。城市之外,便是无政府管辖之地,民众在此为所欲为。

时至今日,麦德林依然是一个充满危险的地方,堪称南美乃至全球凶杀案最多的城市。

而这座城市的市政府,与当地黑帮勾结已久,甚至可以说是“一套班子,两块牌子”。这里的政客几乎都是黑帮的代理人,有的本身就是毒枭。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麦德林,经济衰败,社会动荡,正经人难以找到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违法犯罪反倒成了快速致富的捷径。

埃斯科瓦尔出生于普通的农民家庭,父母共育有 7 个孩子。由于家境贫寒,他小时候连一双鞋子都没有。在读完中学后,埃斯科瓦尔便辍学了。

为了生计,他成为了一名汽车销售员,但微薄的薪水难以维持生计。于是,他开始寻找其他赚钱的途径,最终走上了盗窃的道路。

他和同伙从墓地里盗窃墓碑,然后用工具将其磨平,再将这些墓碑出售给他人,以赚取一些小钱。

因收入微薄,埃斯科瓦尔开始走私香烟和地下彩票。然而,这些小生意并没有让他满足,他开始涉足更危险的偷车行业。

通过偷车,埃斯科瓦尔积累了原始资本,并组建了自己的犯罪团伙。此时,他开始受到人们的尊敬。

埃斯科瓦尔胆大妄为且狡诈多端,每次偷车时都身背冲锋枪,冲在最前面。普通的偷车贼不敢将整辆车出售,因为他们担心被警察追踪,只能将车辆拆开并出售零件,这样赚钱很少。而埃斯科瓦尔则用一半的赃款贿赂警察,以获得出售赃车的默许。对于那些不愿接受贿赂的警察,埃斯科瓦尔则派打手对他们及其家属进行恐吓,甚至在必要时殴打或致残。一时间,少数正直的警察也不敢与埃斯科瓦尔作对,要么收受黑钱,要么辞职。

在当时的麦德林,绑架富人勒索赎金和垄断毒品生产地并将可卡因销售到美国是最赚钱的两种犯罪行为。后者需要大量武装人员、联络国外犯罪组织、买通麦德林的官员,只有实力强大的黑帮才能做到。显然,埃斯科瓦尔领导的小黑帮还不够格。于是,他带着一伙人开始绑架,以积累原始资金。平均绑架一个政府官员,他就能拿到 10 万美元的赎金。

然而,在这段时期,埃斯科瓦尔的口碑并不好,有时他在拿到赎金后仍然会杀死人质。这主要是因为他非常厌恶富人,对他们怀有一种天然的阶级仇恨。

埃斯科瓦尔用这笔财富招兵买马、收买官员,并开始涉足毒品走私。他机智过人、能言善辩,擅长推销汽车,也擅长与其他黑帮建立良好的关系。麦德林的警黑勾结是众所周知的事情,而毒品是唯一可以赚大钱的行业,埃斯科瓦尔的集团因此迅速发展壮大。他采取外交手段兼并了许多当地黑帮,同时用暴力手段消灭了其他不服的黑帮。

上世纪 70 年代末,埃斯科瓦尔的犯罪组织已称霸麦德林,被称为“麦德林卡特尔”。

该集团以贩卖可卡因为主业,到 80 年代,其势力范围已扩大至玻利维亚、智利等周边国家的毒品种植区,并通过中美洲国家的网络将毒品销往美国。

80 年代是“麦德林卡特尔”的鼎盛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