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7章 谢郎(1 / 2)

宋清河果然在吃早饭,一碟青豌豆,一碟酱菜,一碗白粥。

王管家送进去的食盒,也摆在石桌上。

不过宋清河正捧着书看,没怎么动筷子。

“宋先生早上好啊,”沈茵不由得打断他。

宋清河这才看沈茵一眼,“你有什么事?”

沈茵麻利地说明了来意。

宋清河点了点头,“行,准假。”

沈茵很惊喜:“多谢宋先生,那我先告辞了。”

王管家刚带着沈茵走到院门口,宋清河又加了一句:“沈娘子,你家孩子若是考一般的书院倒没什么,但要是考菘阳书院,得多下工夫啊。”

沈茵神情一凛,立刻回头对宋清河行了一礼:“多谢宋先生提醒。”

这话的意思是,两个孩子的学业尚可,但是考菘阳,还差一点。

沈茵想了想,这事不急,过几天有时间就带两个孩子去凤梁城,让他们在各大书院逛一逛。

见过世面,知道不同书院的差距,自然就会好好学习。

回到宋家,沈茵草草地吃过早饭后,一家人都朝着祥云寺出发。

祥云寺是凤梁城周边第二大的寺庙,除开安国的国寺大寒山寺,就数祥云寺的香火最旺。

当然,这样大的一个寺庙,香客也是络绎不绝。

家里除了正在鹿山书院上学的宋羽,还有在金鸣县城客栈当账房的宋杨,都来了。

这年头,除了达官贵人们可以坐马车,其他人都是靠走路。

宋家人从早上八点,一直走到正中午12点,才走到了祥云寺的山门口。

两个小团子脸都热得红扑扑的,一路都是沈茵和宋梧背着走的。

沈茵望了一眼直通寺庙大门的长长的台阶,背着宋敏儿轻轻巧巧地跃上第一步台阶。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进了庙就凉快了。

“三弟妹,歇歇,歇歇吧。”宋梧把宋灵运放了下来,累得气喘吁吁。

阮氏则扶着脸色发白的宋敬山,“是啊,三弟妹,你怎么一点也不累啊。”

大家都是常年干活的人,赶点路没什么。

但现在可是七月份啊!烈日当空。

为了遮阳,大家都戴上了草帽,又热又闷,大滴大滴的汗水直往脖子里流。

偏偏沈茵、宋辰安、宋阡陌,脸上光洁如新,除了红扑扑的,一滴汗也没有。

沈茵笑着说:“看来我天天早上带他们打拳是有用的。”

普通人的身体,就像漏风的屋子,平日里还能住人,一有寒热酷暑就抵挡不住。

但习武之人的身体,就如同装了空调的屋子,有较好自我调节温度的能力。

黄氏很是羡慕地看着沈茵,“练武好啊,强身健体。”

宋家人找了片树林坐下休息乘凉,发现林子里不少乘凉的人。

阮氏有些奇怪:“这些人怎么不进去啊?难道都跟我们一样住得远?”

宋敬山很会来事,歇息片刻就去找一同来祥云寺上香的农夫问原因。

不一会儿宋敬山就回来了,说是那些在林子里歇凉的人都是在等祥云寺开门。

但凡大点的寺庙,少不了达官贵人的资助。

一般有贵客来上香,祥云寺都会关门。

沈茵懂了,他们这些平民老百姓是普通客人,大户人家是客人,人家充钱了的,享受清场待遇。

“那就等吧。”

等贵客们上完香,才能轮到他们。

沈茵拿出一大块油布铺在树下,把吃的喝的都放上面,再把两个小团子抱上面坐着。

放空大脑,躺在布上,逗逗小孩,时而吃个零食,感觉像是在露营一样。

就是缺个帐篷,还有七月的蝉鸣吵得很。

阮氏也拿出背篓里的吃食和酸梅汤分给周围。

来祥云寺上香的大多都是一些农夫,也有上了年纪的老婆婆带着孙子孙女。

阮氏分出去的东西换来了一些水果,这个季节的水果多数都是李子,还有桃子。

沈茵吃着李子和桃子,别提多惬意了。

然而这份惬意,在她看到从寺里坐着马车出来的贵人后,很快就消失不见。

沈茵没想到在这里见到她的“青梅竹马”。

午后,天上乌云开始密布,祥云寺的侧门很大,可以让四辆马车并排通行。

沈家已经出嫁的二小姐阔气,足足带了四辆马车,一车装礼物香油,两车装着她的丫鬟、奶妈,最豪华的那辆是她的座驾。

然而这么热的天,沈家二小姐的新婚夫婿却骑在一匹白马,走在车队的最前面。

车队和护卫浩浩荡荡地经过宋家人休息的这片林子。

刚巧宋家人休息的地方离车道很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