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4章 挖井(1 / 2)

沈茵按照脑海中系统给的图纸,在现实里一比一复刻下来。

古代的毛笔是真的不利于现代人书写,没画几下就在纸上糊作一团。

沈茵也不恼,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去厨房找一截竹片烧掉一半,当作炭笔写字。

她一边用竹笔画图纸,一边引导两个孩子想出干旱的应对措施。

两个孩子都很聪明,一条一条地往深处想。

除了打井和造水车,他们又想出来两条,建议官府从周边县城屯粮,以此平抑粮价;采购清热解暑的草药,发放给年龄大的老人。

沈茵又加了一条,可以在官道上设置凉棚,以供劳作的农民工人消暑纳凉。

阮氏领着茶壶过来,笑眯眯地看着母子三人。

黄氏则感慨道:“三弟妹真是见多识广,除了小叔子,我也想不出别人可以和她相配了。”

阮氏也是感慨万千:“公爹眼光是真好啊。”

沈茵满脸疑惑,夸她就夸她,为什么非要提宋庭渊和宋敬山。

宋梧也过来看她画图纸,“三弟妹,水车也就罢了,这个溪井得要多少石头啊!还得这么多长条状的,怕是不好弄吧。”

“谁说井只能用石头砌?”沈茵问。

宋梧:“那用啥?”

沈茵:“松木。”

宋梧露出恍然大悟的神色,“不错!松木的确不错,之前修房子时咱家还剩不少呢。”

没一会儿,沈茵就画完了图纸。

黄氏和阮氏看着图纸,很是佩服地问:“茵娘,这么复杂,你是怎么记住的?”

沈茵想了想,“你们就当我有过目不忘的本事吧。”

没办法,有这么好的法子可以用来对付旱灾,她不可能藏着掖着。

第二天沈茵刚起床,阮氏就过来催她。

两人赶到河边,村里人全都来了,就连胡伯和马齐芳都在。

沈茵把图纸交给村长,村长看过后叫来两名木匠问他们能不能造出来。

木匠研究了半天对沈茵竖起大拇指:“图画得不错,可以造出来。”

大家都欢欣鼓舞,沈茵和两名木匠一起列出需要的材料,村长指挥村里的青年去采买。

有些东西家里都有,有些得进城去买。

所有人分工明确。

阮氏和黄氏抬来了一大筐肉饼,都是两人早上起很早做的。

饿了的人主动过来吃早饭。

沈茵忙得飞起,她感觉自己是总工程师,两名匠人看不懂图纸要叫她,其他人买材料拿不准也要叫她。

反正有任何疑难杂症都得问沈茵。

来问问题的人,未必都是一筹莫展,沈茵多重复两遍对方的问题,对方往往自己就理清思路了。

阮氏见沈茵忙得脚不沾地,直接把肉饼送到她嘴边。

沈茵啃了一两口就把肉饼还给阮氏,然后继续和大家一起建造溪井。

没多久,天上的太阳就升得老高老高了。

在场的人无不汗流浃背。

一有人抱怨,宋村长就招呼大家歇一下,喝点凉茶解暑。

就这样断断续续地忙活了一上午,终于挖好了溪井的地基。

溪井选在一个遮阳的地方,离河水差不多有一丈的距离。

大家齐心协力挖出了好大一个坑,清出来的淤泥堆成了一座小山。

大家欢欣鼓舞起来。

沈茵声音嘹亮:“地基可算是挖出来了!接下来大家休息一会!待会可以下松木桩了!”

“好!”所有人都带头给沈茵鼓掌。

结果掌声刚平息,打的地基突然塌陷了,涌进来很多河水。

这一下,大家都懵了。

“天啦!怎么办?”

“地基被水淹了!”

“我就说,刚刚应该选远一点的地方挖!”

“烦死了,老子挖了一上午!”

“沈娘子行不行啊!”

沈茵听到这些抱怨很是不爽,地基的位置不是她一个人选的,当时明明所有人都投票了。

但是发泄情绪是没有用的,沈茵正了正脸色,大声说:

“失败是成功之母,大家不要气馁!咱们再试一次,或者把水引出去!”

一些人点头,赞同沈茵所说的。

也有人讥诮道:“什么玩意!要失败你自己失败去!咱不干了!”

“沈娘子,你行不行啊!”

“我晕,累了一上午,全打水瓢了!”

沈茵脸上的神情没有丝毫变化,“怕什么?辛苦总比饿死强!你们看看这大太阳!再看看你们后面的稻田!田里干得不成样子了,我们有别的选择吗?”

宋平也说:“是啊,我们除了再接再厉,就是混吃等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