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柒夏锦年>游戏竞技>且悲且喜且从容> 第37章 无闲人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7章 无闲人(1 / 2)

这凌家三兄弟见母亲哭泣,连忙轻声安慰,说道外公外婆定然身体还好,以后总会有机会见到,母亲不要太过伤心云云。

这凌知义连忙站起身来,走到母亲身后,轻轻地帮她捶着后背,希望能够缓解母亲的悲伤情绪。过了一会儿,罗湘云摆了摆手,示意儿子停下动作,然后从口袋里掏出一方丝帕,轻轻擦拭着眼角的泪水。

要说这小小的乡村之中,哪里来的如此精致的丝帕呢?原来,凌知星深知母亲向来讲究,而且非常注重仪表容貌,对美的事物有着独特的追求和喜爱。那天他在湘潭城的一家丝绸店里偶然看到这块丝帕,觉得它的质地柔软光滑,颜色淡雅清新,非常适合母亲使用,于是毫不犹豫地买下来送给了母亲。

罗湘云继续说道:“你们也不必太过担心我,倘若有朝一日我能够顺利回到莲塘老家,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但如果事与愿违,无法如愿以偿,你们就代替我去探望一下吧。除了外公外婆之外,你们还有两个舅舅住在莲塘,他们一直以来都非常疼爱你们。”说到这里,罗湘云的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感慨。

这兄弟三人从江西迁到湘潭之时,就算最小的凌知星也有十四五岁,对于老家的外公、外婆和舅舅自然都还记得,也已经有了很深的感情,这来到湘潭,十几年不曾回去,今日听母亲说起,也是不禁唏嘘。

罗湘云叹了口气,语重心长地接着说道:“我们虽然在这湘潭算是站稳了脚跟,但毕竟根基还很浅!你们外公家里虽说有些钱财,可惜家中却没人做官,而你父亲家也不过是个普通的中等人家,根本没办法在官府里说得上话。本来我们在江西过得好好的,结果朝廷一道命令下来,就不得不背井离乡来到这里,假如家中有做官的,便可以走通关系不用来到此处。所以我才期盼着你们兄弟几个中能有谁能够出人头地啊!”

知义听了母亲的话,心中一阵酸楚。他当然知道这个家一路走来的艰辛与不易,这些年他们全家都是靠着种地、养桑、做工、卖药等等各种方式谋生,才勉强把日子过到了今天。当初刚来这个异乡的时候,家里实在是抽不出多余的劳动力,只能全家人齐心协力共同努力。如今生活稍微好过一些,母亲才托人让弟弟知星去乡衙里当差。他作为长子,和知礼一样都吃了不少苦,但这并不是母亲偏心。

知义深知母亲的良苦用心,作为家中的长兄,也要尽自己所能照顾好弟弟妹妹们,让这个家更加团结和睦。

凌知义、凌知礼听母亲如是说,连忙说道:母亲对我们三个都是一样,对我们都是恩情!我们又怎敢怨怪母亲呢。

罗湘云转过头来,目光落在凌知星身上,轻声说道:“妈妈不过是一个弱女子,能力有限,只能托关系让你在乡衙里当个小差。若想更进一步,就只能依靠你自己了。今天听你说起那位司农司少卿要在我们这里待一段时间,也许这是一个机会,你自己要多留意。”

凌知星回应道:“前几天,刘乡丞曾提及他将在一两年后退下来,还说会在退休前尽力帮我安排一个驿丞的职位。但我不知道他是真心实意,还是随口一说呢?况且,这司农司隶属于工部,对于地方的人事和官员考核并无权限干涉。而且少卿可是四品大官,我就算想见他一面也并非易事啊。”

罗湘云只是点点头,说道:这人家的真心还是假意,也要看你自己,这若是办好了,自然便是真心,你若是惹恼了乡丞,这便是假意,过些日子,你且置办些礼,多到刘府走动走动。这司农司少卿,虽不可当做用算,可也要多加留意,这世间说不准的事情太多,多费一些心思总是不坏事的。

凌知星听后,只是连忙点头,说道:妈妈,我且还听到一个消息,这朝廷今年要重开科举,以后要是没有这功名在身的,为官可就难了。

这明朝科举到洪武十六年时,已经停止举办长达十年之久。此时,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观念尚未在全社会完全形成,一个普通百姓对于科举能够逆天改命的神奇魔力仍缺乏清晰的认知。况且,这罗湘云尽管聪明伶俐、能力非凡,但毕竟长期被困在小小的乡村之中。如果他的儿子能够在县衙谋得一职,他就已经心满意足了;倘若能够当上县丞、主簿之类的官员,那简直就是祖上积德、烧了高香;至于成为县令这样的一方父母官,则是连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因此,当凌知星说道恢复科举的时候,并没有引起她的太多的关注。在告诫完凌知星之后,罗湘云又转而提醒起自己的大儿子和二儿子,说道:“关于这次推行新农事的事情,你们也是清楚的。不仅朝廷派来了高官,就连天子也非常重视。”我们家既然是这甲首,这自己的事情要做好,我们这一甲里面的村民,你们也要盯紧些,若是坏了官老爷的大事,可是吃不了兜着走。

凌家这三个儿子也都觉得母亲说的有理,不由打起了精神,心里暗暗下着决心,一定要把这新农事做的好好的。

至此,这母子四人的午餐对话便结束了,罗湘云起身,提着火笼回到房中休息。这凌知义下午仍难是带着儿子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