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82 章(1 / 3)

举国翘首的封后仪典终于在成安四年的八月十七到来。

这日清晨,元极殿内的皇帝座前设书案、节案、宝案、册案,丹陛下置鹿皮、大雁、茶饼与金银宝锭。内宫的徽音殿中则陈彩舆,旁有整套皇后卤簿、车骆、箱箧。

天禄阁中的鼓声传来,宫内司太监高喊一声“有制。”

众人跪伏,太监宣制道:“吉时已至,着晋王为主婚使,礼部右侍郎、鸿胪寺少卿持节,捧玉帛,行奉迎礼。”

听到“晋王”二字时,时临安一愣,她一面随众人俯下身,一面却在心中思量,这位与国同号的“晋王”是谁?

傅玉璋仅有废豫王、宁王两位弟弟,傅承临的兄弟中也不曾有过“晋王”的封号,难道是…

像是回答时临安心头的疑虑,一道身影着朱衣绛纱袍,自徽音殿正宫门外迈着四方步而来。

随着太监呼“礼毕,起”,时临安的视野愈发往上,她看清绛纱袍上绣的四爪蟒纹,瞧见那人内饰的皂缘白纱中衣,更看见主婚使戴远游冠,垂玄缨,冠下是一张她已有数面之缘的清雅面容。

见时临安看过去,晋王还未有所反应,他身旁的另一道身影却已挤眉弄眼,抢着与她招呼。时临安一笑,邋遢道士洗净面容,剃去杂乱的须发,看着也是甚仙风道骨的形容。

道士,晋王…

原来,镇日与邋遢道士插科打诨、游荡四方,怀中总揣有一枚梳理胡须的象牙小梳,又在沙洲刻窟还愿的清雅道士竟是传说在龙虎山修道,已然臻入化境的老王爷。

时临安领着众人与他行礼,“老王爷。”

晋王颔首,“时侍郎,这便走吧。”

晋王前导,时临安、鸿胪寺少卿随后,又有伞盖遮护玉帛、双雁,一行人、物俱从大开的正元门出,浩浩荡荡绵延数里,往鸿胪寺驿舍行去。

一路虽有金吾卫肃清道路,仍有爱热闹的金陵百姓攀上高处,坐至屋顶,一面喝热茶,一面评述,“陛下当真体恤下情,整幅仪仗不过二里。我听爷爷说,祖爷爷曾告诉他,中宗立后时,礼官已将皇后迎至宫中,最后一队腰扎彩绸的奉礼小监还未踏出宫门。”

一片热闹中,鸿胪寺驿舍鸣放九十九响礼炮,女官入进首饰、祎服,一炷香后,且末公主具服而出,持香案前,分别向长乐宫、柔然的方向一拜。

晋王作为主婚使,捧出玉帛,交由且末公主随行女官后,礼乐大奏。时临安迎且末公主入彩舆,浩荡仪仗自此回鸾。

舆轿过正元门,又至元极殿外,文武百官具朝服,分立在侧。然而,彩舆未停,一直过了前后宫的交界,再行一盏茶的时间,终于至历代作为皇后中宫的徽音殿。

因在后宫行礼,诸朝臣不便入内。因而,除仪仗中的晋王、时临安,便只有鸿胪寺少卿这一倒霉蛋发现并悄悄指出为何且末公主落轿后,今上不曾具兖冕,与皇后共奉奉先殿。

晋王看一眼鸿胪寺少卿,眼神凉飕飕的。鸿胪寺少卿从未与这位辈分最高,经历最为神秘,修为最为莫测的老王爷打交道。叫他老人家这冷冷地一瞥,鸿胪寺少卿只觉从天灵盖凉至脚底板,全族的功德俱没了干净。

鸿胪寺少卿再不敢“诤言”。邋遢道士瞅见空档,将一身紫袍金绶的时临安拉至一旁,这一整日可憋坏他,晋王与时临安俱有要务,没法陪着他闲聊打发时间。他只能百无聊赖地随队伍一步三行礼,过得苦闷而无趣。

女官与内侍们正在布置合卺的仪典,时临安便随邋遢道士至一旁,听他边将干果嚼得咯吱响,边与她闲唠。

“丫头,这礼又成不了,你与景禄二人废这功夫作甚。”邋遢道士不顾满殿的红绸与喜字,说着煞风景的话。

“看来,道长今日的卦已然起过。”时临安很是平静,未有半分吃惊的神色。她坐至一旁的美人靠上,捶了捶腿肚,放松久立的双脚。

邋遢道士瞧她像是早有计较,便放下本就不曾悬起几分的心,“真不晓得你与景禄如何想的,这红尘纷纷扰扰,你们却甘愿深陷其中。”

“若不是为解开老道多年前无心系上的铃,老道也不会随景禄蹚这一趟浑水,”邋遢道士挪近身子,低下声音,“你母亲曾与你说过吧,老道曾为你起过一卦,道孤寡双陈并宿隔,婚配不利,若强作嫁娶,恐有性命之忧。”

听闻此言,时临安在一瞬间凝起眼神。

邋遢道士错以为时临安此举只是忧心,于是忙拍她的手背以作安慰,“可老道也说过,你早已不是老道起卦时的你,那卦象于你,并无碍处。你只需‘心似白云常自在,意如流水任东西’。不过——”

邋遢道士一停,神色难得正经起来,“需度过今日之劫,你才能真正圆满。”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