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18 章(1 / 2)

城里的善心郝老秀才办了一个私塾,广收城里和附近村镇的贫苦人家的适龄儿童,教他们识字算数,费用是其他私塾的三分之一。除此之外,每天还免费送孩子们一顿午饭。更让人放心的是,他为人温和,对于愚笨、淘气的孩子从不打骂。

容溪的嗓子可以正常说话了,云尘想将他和金正送去郝老秀才的私塾听学,便去打听如何报名,需要准备些什么书籍笔墨。

郝老秀才听说两个孩子认识些许字,二话不说让两个孩子先来听半个月,若他们能跟上现在的进度再交学费。

容溪第一个反对,“云叔,我不想去。”

云尘以为他担心家里没钱,“郝老秀才学费收得少,云叔付得起。”

金正也不想去,“我又不想考功名,读那些书做什么!”

“我也不想考功名当官。”容溪低头附和,心里默念后一句:我想学医。小羽差点病死的那件事对他打击很大,他想跟黄大夫或是张大夫学医。以后若是云尘他们生病了,他能早些发现,及时地医治他们。

“谁说让你们读书就是去考功名,送你们去学是认字、明事理。”云尘反驳道,他根本就没指望他们去考举人、状元。

两个孩子最终在云尘的威压下,背着小包走进了郝先生的私塾。

突然少了两个得力帮手,云尘一时间有点手忙脚乱,幸亏二虎帮忙打包才让他腾出手炸面条。

“云哥,不如折成这样”,二虎将旧纸折成一个一端开口的长方柱,夹起沙琪玛放进去。

云尘一看,纸盒底能够并排放两块沙琪玛。他又加了几块沙琪玛,试验下来,这个长方柱最多竟能放十二块沙琪玛,比原先的方法还多装两个,且不需要用草绳绑扎,客人只需要抱在手里就行。他心里一下子乐开花,“太好了,教教我怎么折。”

“云哥,这事我来做,我折得快。”二虎一把揽过这个活计。因为云尘的沙琪玛加了炒黄豆,前段时间城里掀起了金豆之风,短短一个半月,他赚了去年半年的钱。一直以来,他沾了云尘不少光,心里特别感激云尘,总想着多帮云尘做点事才舒坦。

不知道是两个小子聪明还是郝老秀才仁慈,容溪和金正在半个月后正式成了丙班的一员,之前听学的半个月也不收学费。因为是一户人家的孩子,善心的郝老秀才特意又减免了部分学费。

为了感谢郝老秀才,云尘常让容溪和金正带些小吃给先生,当然,也有同班孩子的份,只是比先生少就是了。

沙琪玛的制作方法简单,很快又被那些饭馆食肆抢了生意,他们甚至开发了各种新奇的口味,什么三仁沙琪玛,蜂蜜沙琪玛,鲜花沙琪玛......

云尘从早上蹲到下午,还剩四五个烧饼没卖出去。他叹了一口气,推着小车回了家。

心不在焉的他,手一抖,面粉加多了,索性将多的面粉擀成面皮,切成拇指大小的小方块,就着油炸了一锅。

小小的、两面带着泡泡的金色小方块,被随意包裹在一张旧纸中,放在石桌的中央,孩子们你一手我一手,很快消灭得干干净净,纸上连个针头大的碎渣都寻不着。

吃完了,孩子们才想起还不知道这么好吃的东西叫什么,叽叽喳喳地问名字。

“小脆饼。”容溪一脸嫌弃的答道,他不喜欢这个名字。

云尘说手掌大小的叫脆饼,既然是缩小版的,就叫小脆饼,这个名字非常敷衍却又特别的诚实。

本是随手做的零嘴,却给云尘带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销售渠道。

常年在村里卖货的纪货郎找到他,希望从他这进些小脆饼去卖。

他能尝到小脆饼纯粹是“巧合”。他大哥家的孩子和容溪他们一个班,分到了一些小脆饼,没舍得全吃掉将剩下的带回家给父母尝尝,大哥给他留了两片,尽管已经过了三四天,小脆饼嚼到嘴里依旧又香又脆。

现在并非炎热的夏季,小脆饼保管得好的话四五天内是不会变质的,腿脚麻利的货郎,两天就能将附近的村子走一遍。

云尘知道货郎赚的都是辛苦异常的脚力钱,加上又是容溪和金正同学的小叔,便给了纪货郎一个低价。

另外一个低价卖给他的原因是,他担心纪货郎很难卖出这些小脆饼。他小时候也是在村里长大,村里的百姓大多贫苦,不愿意也没有多少余钱去买这样的零嘴。

谁想第三天他家就迎来了两个货郎,原来他们看到纪货郎新卖的小脆饼很受欢迎,也想从他这进点货去卖。

云尘擀面切面皮,容溪炸小脆饼,金正烧火,三个人忙到大半夜,终于准备好了货郎的订单和自家准备售卖的数量。

第二天,风和日丽,麻雀在枝头喳喳叫,云尘的小摊上正式开始售卖小脆饼,一斤十四文两斤二十五文。

“好吃,”一位熟客吃了两片,随即开口,“我要半斤。”

“我要一斤。”

“半斤脆饼,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